行書法帖范本
時間:2022-07-25 20:31:31
行書法帖范本
一、王羲之《蘭亭序》
王羲之(303年一361年,一作321年一379年),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瑯邪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序》《初月帖》等。
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幕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道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賦》中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行書法帖。東晉穆帝水和九年(33年)3月3日,王羲之與謝安、孫鯨等41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楔,會上各人作詩,《蘭亭序》即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于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蘭亭序》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
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
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一、王羲之《蘭亭序》
王羲之(303年一361年,一作321年一379年),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瑯邪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序》《初月帖》等。
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幕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道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賦》中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行書法帖。東晉穆帝水和九年(33年)3月3日,王羲之與謝安、孫鯨等41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楔,會上各人作詩,《蘭亭序》即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于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蘭亭序》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
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
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