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o
印起源于三代即夏、商、周、興于秦,盛于漢,元、明以后文人治印開始,篆刻逐漸改變其實用工藝屬性,發展成獨立的藝術門類,名家輩出,成就輝煌。
就入印文字而言,楷書隸書皆有入印的先例,而且現當代還有探索以簡化字入印的,但都沒能成為印章文字的主流。印章為什么多選擇篆書?
2、文人好古,逐漸將篆刻的實用性轉變為藝術欣賞性;
4、印章的形制以方正為主,因此匹配篆書字體更為美觀。
印章的形制以方正為主。選擇與自身外形的方相匹配篆書字體更為合適,它的裝飾性和可塑性極強。篆書所特有的排疊裝飾手法。短者伸之、長者縮之,筆畫少者盤曲排疊,以補空白,曲直疏密,斜正倚側可以隨心所欲,增強了篆書的裝飾感,在視覺上造成一種精巧平穩、整齊均勻的美,同時篆書還有省筆減筆處理手法,可以刪繁就簡。而且篆書寫法繁多,造型多變,可資選擇的余地大,這些其它書體所無法比擬的。
篆書用筆簡單,筆畫精煉而首尾轉折處無過多動作,線條凝練勻一,用筆相對簡單,重結構而輕用筆。結體精整勻美,多左右對稱,結體方整。這些都導致了印文書寫的方便。
在探討入印文字的時候,也要考慮為什么其他書體難以最為入印文字或者說即使用以入印而無有多大成果?
首先,篆書精整勻一的線條可以隨意改變線條的方向,以適應篆刻那“方”的形制。而隸書、楷書、行書等字體的美主要集中在起收筆和轉折處,線形豐富變化多端。筆畫具有極強的規定性和方向性,每一種筆畫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固有形態,任何一種筆畫的方向和形狀的改變,都將破壞由不同形狀的筆畫所構架的字形的美。
其次,篆書以外的書體入印的探索,相比較而言,顯得用力不夠。歷代有以隸書楷書入印的,但嘗試者太少,未成一種風氣。作為一種藝術的探索,審美經驗需要經驗的積累,同時得有人欣賞和運用,這樣才會有個長期的發展。在長期的探索中還需要將其雅化,元押在當時不可謂不盛行,然元以及元以后的篆刻家不甚重視,這是為什么?推測其原因就在于元押不夠古雅,制作草草,雖有奇趣卻難以俘獲文人雅士們的芳心。
事物是發展變化著的,篆書入印雖是主流,然要想有所發展或創新,必須破而后立。不破不立,有堅守傳統者,有銳意創新者,對于二者我們無可厚非,傳承和創新都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在書法篆刻純藝術化的當代,無需太多拘泥,應該多一些大膽的嘗試,即使失敗也是值得的。比如,楷書入印在現當代探索者不少,而且也能刻得古雅而有趣味。并非只有篆書入印才能把印章刻好,楷書印或其他文字入印,如果有很多人參與實踐,假以時日的積累,相信也能取得一些成就。
(戰國古璽)Cgd書法網-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
Cgd書法網-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廣義的大篆是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期通行于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古文。一般人都認為大篆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時太史籀所造,故大篆又稱為“籀文”。在統一六國后,秦國綜合了七國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種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F代漢字就是從小篆演變而來的。
最早的印章可以追溯到上古三代時期,因為年代久遠很多具體的已經不可考證了。刻制印章的目的主要出于實用的目的,作為一個信物而存在,最早時是用在封泥上的,后來才印在紙上面。印章上的文字,最早時一定都是鳥蟲書、圖騰符號之類的人類早期文字。
(秦?。?/section>
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規定了八種書體。其中用于印章的叫“摹印”,也許這是為了印章的規范、美觀和難以仿制,使得“摹印”與秦小篆書法有所差異。東漢王莽時期又規定了“六書”,印章字體叫“繆篆”。其實“摹印”和“繆篆”指的都是同一種字體,它不同于金文和小篆,是為了適應印章的規范要求,在筆畫上多方正和整齊,漢印很多都是這種類型。漢印的興盛時,印章是權利和身份的象征,人們有隨身佩帶印章的習慣。同時,古人重印,印信印信,有印則有信,重要的文件都需要蓋印Cgd書法網-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
這種規范書體的官方治印行為對后世影響很大,形成了印章主要字體為篆書的慣例。這有些類似于如今的政府機構規定印章都要采用圓形一樣。
漢代以后,由于紙張的普及,印章開始蓋在了紙上。晉代以后,特別是入唐以后,印章的一個主要分支官印逐漸采用了九疊文,其特點是彎曲盤折呆板毫無藝術性,但是也沒有跳出篆書的范圍。唐宋是古印衰落時期,私人用印傳統中斷。唐宋楷書書法的發展與流行也許使得篆書受到了冷落。
(唐宋官印 中書門下之?。?/section>
Cgd書法網-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
到了元代,文人刻印開始出現。明代以后,篆刻真正的進入了文人視野,大量的文人開始自己刻印章。元以后的文人篆刻繁榮發展,流派紛呈,其主要用于雅玩怡情,篆刻治印藝術水平逐漸提高。尤其清代以來,治印文字有了很多創新,出現了很多流派,而逐漸成為繼秦漢以后另一個印章篆刻的高峰。
一為實用系統,主要是元代以前的官印私印。這里面有戰國璽印,秦漢璽印和唐宋官印。這幾個時期的作品主要是因實用而產生流行的,同時也取得了后世堪為學習楷模的極高的藝術成就;
二為文人藝術系統,則為元以后的文人藝術活動為主,其功用在于雅玩怡情,元明清的文人篆刻繁榮發展,流派紛呈,而且藝術水平逐漸提高,至清代成為印章發展繼秦漢以后的又一個高峰。
嚴格來說,文人印章興起以后的印章稱為篆刻更為妥帖。文人印興起之前的作品稱為璽、印或印章等。
¥%&@#u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