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帖一體與學習用筆的關系
時間:2022-09-11 07:25:03
由于老師基本功和教材內容的限制,書法教育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單一化。老師寫顏真卿,一個班級的學生就都學顏真卿。教材上用的是趙孟潁,一個學校、一個區域寫的都是趙孟潁。教的是楷書,學的是褚遂良,學生就只能寫楷書寫褚遂良。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沒能處理好一人一體一家與用筆的關系。
什么是書法學習的正態?從道理上說,這是學習者的選擇權間題。學哪種字體,臨哪一本字帖,應該先聽聽學習者的意見。這與其他的課程內容有所不同。語文課上是閱讀還是寫作,數學課上是乘法還是除法,歷史課上是說唐還是講宋,生物課上是講人體還是講昆蟲,都是按課程計劃、進度安排的,內容對每一個個體都是適合的,帶有公共課程、基礎知識的特征,所以更講普遍性。書法則不同,一個學生喜歡什么字體,喜歡什么字帖,本質上是審美觀的問題。人們在最初學習時,總是選擇與自己審美習慣一致的內容。所以,正常的書法教育,應該把開始時學什么、寫什么的權利交給學生。
問題來了。除了教材的規定性,或者說是限定之外,最主要的問題在教師,學顏真卿的寫不了歐、褚,學隸書的教不了楷書。原因何在呢?從根本上說,不是教師的水平問順,而是教育的基點問題、落點問題。如果側重在一體一家,便沒有辦法處理這種問題。而如果調整這個基點,超越一體一家,把重心放在用筆上、筆法上,這個問題便不難解決了。因為所有楷書的筆法都是一致的,不同書家表現出來的形態差異,僅是外在的風貌而已。所以,每個書法教師都應把重心放在筆法上,讓學生打的是筆法的基礎,而不是顏、柳、歐、趙。
什么是書法學習的正態?從道理上說,這是學習者的選擇權間題。學哪種字體,臨哪一本字帖,應該先聽聽學習者的意見。這與其他的課程內容有所不同。語文課上是閱讀還是寫作,數學課上是乘法還是除法,歷史課上是說唐還是講宋,生物課上是講人體還是講昆蟲,都是按課程計劃、進度安排的,內容對每一個個體都是適合的,帶有公共課程、基礎知識的特征,所以更講普遍性。書法則不同,一個學生喜歡什么字體,喜歡什么字帖,本質上是審美觀的問題。人們在最初學習時,總是選擇與自己審美習慣一致的內容。所以,正常的書法教育,應該把開始時學什么、寫什么的權利交給學生。
問題來了。除了教材的規定性,或者說是限定之外,最主要的問題在教師,學顏真卿的寫不了歐、褚,學隸書的教不了楷書。原因何在呢?從根本上說,不是教師的水平問順,而是教育的基點問題、落點問題。如果側重在一體一家,便沒有辦法處理這種問題。而如果調整這個基點,超越一體一家,把重心放在用筆上、筆法上,這個問題便不難解決了。因為所有楷書的筆法都是一致的,不同書家表現出來的形態差異,僅是外在的風貌而已。所以,每個書法教師都應把重心放在筆法上,讓學生打的是筆法的基礎,而不是顏、柳、歐、趙。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