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書法特點
時間:2022-07-12 20:59:46
歐陽詢書法特點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們稱他為“歐陽率更”。在隋代,歐陽詢的書法享有較高聲普,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歐陽詢還在宏文館教授書法。
歐陽詢早年學習王羲之的書體,傳說他曾以重金購得王羲之教子習字用的《指歸圖》,日夜揣摩,刻苦鉆研。還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見到晉代書法家索德則常靖寫的一塊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細心觀察描慕學習了三天,可見歐陽詢對書法熱愛之深。后來他又廣泛地學習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時吸取了當地一些書法家的長處,再融入隸書筆意,形成“剛健險勁,法度嚴謹”的歐體(也稱“率更體”)。
(一)歐陽詢書法風格特點
歐陽詢的書法由于熔鑄了漢隸和魏晉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可以說是廣采各家之長。歐陽詢書法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及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于正之趣。歐陽詢楷書碑版多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九成宮醴泉銘》等。
(二)歐陽詢書法用筆特點
歐陽詢書法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力剛勁,一絲不簡。清包世臣曾說:“歐字指法沉實,力貫毫端,八方充滿,更無假于外力,”就是說歐字強調指力,寫出的筆畫結實有力,骨氣內含,既不過分瘦勁,又不過分豐滿。每一筆畫都是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輕重得體,長短適宜,恰到好處。歐字的用筆還講究筆畫中段的力度,一些橫畫看上去中段飽滿,得“中實”之趣:一些字的主筆都向外延伸,更顯中宮緊密,尤其是右半邊的豎畫,常向上做夸張延伸,顯示其超人的膽魄。這些都是歐字用筆的獨特之處。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們稱他為“歐陽率更”。在隋代,歐陽詢的書法享有較高聲普,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歐陽詢還在宏文館教授書法。
歐陽詢早年學習王羲之的書體,傳說他曾以重金購得王羲之教子習字用的《指歸圖》,日夜揣摩,刻苦鉆研。還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見到晉代書法家索德則常靖寫的一塊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細心觀察描慕學習了三天,可見歐陽詢對書法熱愛之深。后來他又廣泛地學習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時吸取了當地一些書法家的長處,再融入隸書筆意,形成“剛健險勁,法度嚴謹”的歐體(也稱“率更體”)。
(一)歐陽詢書法風格特點
歐陽詢的書法由于熔鑄了漢隸和魏晉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可以說是廣采各家之長。歐陽詢書法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及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于正之趣。歐陽詢楷書碑版多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九成宮醴泉銘》等。
(二)歐陽詢書法用筆特點
歐陽詢書法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力剛勁,一絲不簡。清包世臣曾說:“歐字指法沉實,力貫毫端,八方充滿,更無假于外力,”就是說歐字強調指力,寫出的筆畫結實有力,骨氣內含,既不過分瘦勁,又不過分豐滿。每一筆畫都是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輕重得體,長短適宜,恰到好處。歐字的用筆還講究筆畫中段的力度,一些橫畫看上去中段飽滿,得“中實”之趣:一些字的主筆都向外延伸,更顯中宮緊密,尤其是右半邊的豎畫,常向上做夸張延伸,顯示其超人的膽魄。這些都是歐字用筆的獨特之處。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