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的感悟
時間:2022-09-12 07:25:22
在書法教育中,老師教的目的是讓學生寫,會用筆,會寫字,寫好字。從實踐的層面上說,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從認知規律的角度分析卻有問題。所有實踐技能的掌握,都不能僅停留在做了、做過的層面上。老師教會了寫“人”字,學生學了,寫了,寫會了,寫好了,但要學生自己去寫“八”、寫“入”、寫“大”,學生又
不會寫了。因為老師沒教過。老師教一個寫一個,是實踐;老師教什么就只會什么,不是書法教育的目的。因為老師教的永遠是有限的。所以,書法教育不是一個學生跟著老師寫的過程,而是一個舉一反三的過程,是在實踐中體悟的過程。老師教一個“人”字,學生不僅要悟到如何寫撇寫捺,還要悟到如何組合,還要會寫任何字
的撇捺和在任何組合中的撇和捺,這才是學會了,這才是目的。
可以說,在書法教育中,寫過了,寫會了,甚至寫好了,不等于就達到了目的。這種情況在臨帖過程中表現得最典型。有的學員臨什么像什么,怎么臨怎么像,但一旦脫開帖,一旦寫到帖中沒有的字,便立刻不成樣子了,與臨帖相比相去甚遠,一落千丈。有人認為這是學死了,歸根結底,這樣的學員學的是具體的字,學的是具體的筆法,學的是老師所教,是表面學會了,其實沒學會,因為沒有悟。在所有技能性、技藝性的教育過程中,悟到了的才是真正懂了、會了。只有悟了,才能舉一反三,轉化成自身的書寫能力。
學生體悟,教師促悟,書法教育尚悟,是解開書寫轉化為能力的一把鑰匙。什么是悟?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體會到了,想明白了。
不會寫了。因為老師沒教過。老師教一個寫一個,是實踐;老師教什么就只會什么,不是書法教育的目的。因為老師教的永遠是有限的。所以,書法教育不是一個學生跟著老師寫的過程,而是一個舉一反三的過程,是在實踐中體悟的過程。老師教一個“人”字,學生不僅要悟到如何寫撇寫捺,還要悟到如何組合,還要會寫任何字
的撇捺和在任何組合中的撇和捺,這才是學會了,這才是目的。
可以說,在書法教育中,寫過了,寫會了,甚至寫好了,不等于就達到了目的。這種情況在臨帖過程中表現得最典型。有的學員臨什么像什么,怎么臨怎么像,但一旦脫開帖,一旦寫到帖中沒有的字,便立刻不成樣子了,與臨帖相比相去甚遠,一落千丈。有人認為這是學死了,歸根結底,這樣的學員學的是具體的字,學的是具體的筆法,學的是老師所教,是表面學會了,其實沒學會,因為沒有悟。在所有技能性、技藝性的教育過程中,悟到了的才是真正懂了、會了。只有悟了,才能舉一反三,轉化成自身的書寫能力。
學生體悟,教師促悟,書法教育尚悟,是解開書寫轉化為能力的一把鑰匙。什么是悟?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體會到了,想明白了。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