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
時間:2022-05-26 11:15:51
行書,相傳是東漢書法家劉德昇創(chuàng)造的。它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寫體,是在楷書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對什么叫行書,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認(rèn)為這種字體寫起來簡易,流動感強(qiáng);一種是民間流傳的“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跑)”,說行書像人走路一樣不緊不慢。事實(shí)上的確如此,行書寫起來比楷書要快些、隨意些,但又不像草書寫得那么快、變化那樣多。行書寫起來方便、適用性強(qiáng)、流行比較廣,所以自古以來寫行書的人很多,寫得最好的是東晉的王羲之及其兒子王獻(xiàn)之,還有宋代的蔡襄、蘇軾、米芾,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等等。中國書法史上的行書代表作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見如下圖)
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被稱之為“天下三行書”。

行書一般又可分為行楷和行草。行楷與楷書比較接近,寫起來以行書方法為主,比楷書書寫更靈活流暢,字體也更生動活潑。行草與草書比較接近,但寫起來運(yùn)筆比較含蓄收斂,沒有草書那么快速有力,字體也沒有草書那種飛動感。在一幅行書作品中,既有行楷又有行草,可以豐富作品的內(nèi)涵,增強(qiáng)作品的藝術(shù)觀賞性和感染力。
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被稱之為“天下三行書”。

行書一般又可分為行楷和行草。行楷與楷書比較接近,寫起來以行書方法為主,比楷書書寫更靈活流暢,字體也更生動活潑。行草與草書比較接近,但寫起來運(yùn)筆比較含蓄收斂,沒有草書那么快速有力,字體也沒有草書那種飛動感。在一幅行書作品中,既有行楷又有行草,可以豐富作品的內(nèi)涵,增強(qiáng)作品的藝術(shù)觀賞性和感染力。
最新內(nèi)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