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行書
時間:2023-03-04 08:57:54
無論是在元代還是在中國書法史乃至中國文學藝術史上,趙孟頫都是一座巍然聳立的高峰。在藝術評判與封建倫理的雙重標準下,趙孟顆成為書法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而他的著名論斷“用筆千古不易”,又使得后世見仁見智,聚訟紛紜,莫衷一是。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學書有二:一日筆法,二日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
當要領會趙孟頫書法的美,要領略這位“美人”的萬般柔情,則非《赤壁賦》莫屬。趙孟頫的行書巔峰《赤壁賦》取自蘇軾的蘇軾的千古名賦《前赤壁賦》以及《后赤壁賦》。
趙孟頫巔峰之作《前后赤壁賦》為行書長卷,用筆嫻熟、精湛。在筆法上直承右軍,以流麗挺健為主,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該帖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行書《洛神賦》是趙子昂書風代表作之一,以同樣柔美、圓潤的筆墨作書,肆筆自得,體勢逸發(fā),能與文章相表里,通過書作猶如看到他儒雅溫潤的仙人風采。
因此他所寫的被歷來書家稱為范本,小字行書輕松寫來,風流飄逸,有晉人風采,展示了他對“二王”書法的心領神會。
趙孟頫《洛神賦》筆畫圓秀,間架則方正,藏露結全,筆道停勻,騰挪起伏,點畫呼應。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于唐楷的一招一式,在楷書中經常有一些生動俊俏的行書筆法與結構,筆畫形態(tài)生動自然,筆法精致秀美充滿了書卷氣與富貴氣。為后代書家研究宋元楷書及學習書法提供更好的范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趙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它運筆自如,清潤流暢,自成面貌,但細分析起來,卻又感覺它筆筆字字都自有來歷。
趙孟頫所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只一本,此冊是寫給中峰和尚的。中峰釋名明本,號中峰,元代高僧,主持吳興弁山幻住庵。元仁宗曾賜號佛慈圓照禪師。圓寂后謚普應國師。中峰小趙孟頫九歲,但趙對中峰執(zhí)禮甚恭。自北朝以來,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寫經或雇人寫經以為功德。但所寫經卷,均用楷書。趙孟頫用行書寫《心經》,在寫經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例。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