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的人生經歷和學書道路的故事
時間:2024-03-27 14:55:44
趙孟頫的人生經歷和學書道路
趙孟頫的人生經歷和學書道路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他是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的后裔,即太祖十一世孫。趙孟頫十二歲時父親早離人世,生母丘夫人勉勵他刻苦讀書。二十五歲時,宋亡。他隱姓埋名,蟄居故里,寄情翰墨文章。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世祖派御史程鉅夫和道教傳人杜道堅到江南“搜訪遺逸” 【歷代書法名家書法家www.shufaai.com】,程與杜通過搜訪,向元朝統治者薦舉20余名漢族杰出的知識分子,趙孟頫在第一位。此時趙孟頫已過而立之年,帶著一種極其矛盾復雜的心情,離鄉北上,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趙孟頫官拜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故人稱“趙承旨”。卒后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國公”,謚號文敏,故后世又稱他為“趙文敏”
趙孟頫的書法以二王為本。他一生的學書經歷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據元代虞集《道園學古錄・跋趙子昂臨大令四帖》明初宋濂《題趙魏公書大洞真經》、陶宗儀《輟耕錄》等介紹,趙孟頻初從宋高宗趙構的字入手,接著學智永《真草千字文》,再進入王羲之行書《蘭亭集序》《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草書《十七帖》以及王獻之《洛神賦》;中年時期學習唐代褚遂良《孟法師碑》、李邕《岳麓寺碑》等;晚年碑版之書參用李邕行楷書筆法。他對李邕書法下力最深。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書作,他也臨習過,揚其長而避其短。此外,趙孟章草學索靖、蕭子云,隸書學梁鵠,篆書學李斯,小楷取法東晉道士楊羲《黃庭內景經》,真可謂廣采博收,冶熔百家。
趙孟頫簡介:http://www.shufaai.com/a/lidaizj/zhaomengfu_1054.html
元趙孟頫《老子道德經卷》墨跡書法圖片http://www.shufaai.com/a/202006/36910.html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