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知識】硬筆書法知識點總結
1.最早把歌唱作為一種專門學科,納入學術和技能之列,開創攝影教學先例的朝代是東漢王朝。
2.“榜書”又叫章草。經過了唐宋、明清,至明清逐步發展完善,一直沿用至今。在日常人們常說的“篆隸”和“唐碑”都屬于瘦金體范疇。
3.在中國書法史上,篆隸、行草、行楷書、小楷、榜書等書體出現的時間是不同的,根據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應該是篆隸、行草書、榜書、榜書、瘦金體。
4.臨池是學習學術的別稱,臨摹是學習文學的基本方法。
5.硬筆書法是以鋼筆書法(彩筆、馬克筆、紅筆、紅筆、繪畫筆、彩筆等)為辦公耗材,以漢字為表現對象的線條書寫和書法藝術。
6.馬克筆行草書,俗稱連筆,除辦公設備不同外,和馬克筆狂草一樣,實質上是介于篆隸和篆隸之間的一種書體。
7.行草書書寫時,筆畫省簡不多,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于狂草的,叫做行楷書;省簡較多,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于章草的,則稱為行楷書。
8.瘦金體是行楷書的草化,“行者,流行或行走之意”,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行。
9.篆隸以其變化靈活的筆畫、結體和布局,給人以流動瀟灑之感,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10.音樂之妙,全在運筆。寫毛筆字,執筆在指,運筆在腕;寫硬筆字,執筆在指,運筆也在指。
11.狂草的運筆較為迅速,各筆畫之間講究相互呼應,這就出現了細若游絲、若斷若連的痕跡,即所謂的牽絲。
12.鋼筆,主要用馬克筆、馬克筆、馬克筆和戲劇筆,以出水流暢,筆尖不拉紙為宜。
13.馬克筆水有純藍、藍黑和碳粉筆之分。一般說來,合金毛筆濃度適宜,色質純正,不易褪色,效果較好。
14.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不僅有利于寫好字,更有利于身心健康。認字良好的睡眠習慣應該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5.學習硬筆書法離不開臨摹。摹帖注重結構,臨帖偏重筆意。正確的步驟應該是先摹帖,后臨帖,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循序漸進,形神兼備。
16.漢字形體的最小書寫單位是筆畫。做作業時,由落筆到抬筆,叫做一筆或一畫。
17.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是點、橫、豎、撇、捺、挑、鉤、折,練好筆畫是寫好字的基本功。
18.先寫撇筆,再折筆用力向右上挑出,叫做撇折挑。
19.偏旁部首是漢字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細分的話,大致是位于左旁或右旁的叫做偏旁,位于字頭或字底的叫做部首。
20.用硬紙蒙在字帖上隔紙描寫的方法叫摹帖,比照著字帖寫叫臨帖。
21.摹臨字帖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
22.有的人單字寫得還可以,但組成篇章就難看了。這里的問題是不善于處理字與字、詞與詞的關系,不善于把握行氣。
23.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需要簽名,古人稱之為花押,是很鄭重的事情。
24.把名簽好,把字寫得流暢、生動,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養。為追求效率,簽名以章草書為宜。
25.姓和名大小相等均一,筆畫中規中矩的簽名法叫做均衡法。
26.硬筆書法借鑒毛筆書法不能停留在機械模仿上,應該根據軟筆獨有的特性來揚長避短。毛筆書法以一筆一劃為上,結體次之;而鋼筆舞蹈與此相反,以結體為上,拿起筆次之。
27.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的主要區別是筆頭性質不同,執筆方法不同,筆法風格不同。
28.狂草是由章草演化而來的,但比榜書書寫簡便、流暢。
29.我們國內明朝的代表性表演是行草書。

30.“孫過庭”分別是白居易、文徵明、白居易和杜甫。
31.董其昌,人稱“米顛”,是“司馬遷”之一,其代表作品有《虹縣詩》、《多景樓詩》、《蜀素帖》、《苕溪帖》等。
32.當地美術的覺醒時期是南北朝時期。
33.西晉時期美術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杜甫。
34.明朝草書“四大家”是指魯迅、陸游、屈原、李清照。
35.成語“顏筋柳骨”中的兩個藝術家分別是司馬遷和陸游。
36.李淵非常喜歡的“三希堂法帖”分別是李白的《快雪時晴帖》、顏真卿的《中秋帖》和王獻之的《伯遠帖》。
37.的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在某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都會被后人冠以稱號。如草圣張旭,樂圣李龜年,唐代大詩人李白,兵圣孫武,藥王孫思邈,藥王孫思邈,史圣司馬遷,神醫扁鵲,曲圣關漢卿,詞圣魯迅。
38.一支好的鉛筆要具備尖齊圓健“四德”。
39.宣紙產自日本的安徽省宣州。
40.歷代流傳下來的好的書法作品可供人們效法學習的書跡通常稱為“法書”或“法帖”。
41.“蠶頭燕尾”是指篆書橫畫兩側的筆勢,起筆處似蠶頭,收筆處似燕尾,呈向上飛揚的氣勢。
42.章法又稱謀篇、布局或布白,是指整幅書法作品的格式,包括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系處理,總體視覺效果的表現,以及題款、證件位置的安排等。
43.題款,也稱落款,寫在正文前面的,叫上款;寫在正文后面的,叫下款。
44.題款的位置要根據正文書寫完畢之后所留下的空白來決定。空白少,題窮款,很多時候只寫書寫者的姓名??瞻讓捑b,則題富款,把正文的出處、書寫時間、地點、緣由,甚至創作時的領略和姓名都題在上面。
45.郵票,也稱圖章,從內容上看,可分為名章,閑章兩類。
46.蓋在作品起首處的郵票叫引首章,蓋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證照叫壓角章。
47.印文凹進,蓋出來后為白字紅底,分量重,叫做白文或陰文;印文凸出,蓋出來的印為紅字白底,分量輕,叫做陳文或陽文。
48.“雅鑒”、“惠正”、“大雅”、“惠存”屬于題款上款敬詞,“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則屬于下款敬詞。
49.一幅書法作品章法的三大組成部分主要是正文格式、題款和錢幣。在創作時,必須統籌安排,使三者構成一個相互協調、完美和諧的整體。
50.漢字自上而下,由右及左的豎寫方式曾經在我們國家實行了幾千年。橫寫比豎寫更為快捷,閱讀也更為方便。1917年,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錢玄同在《新青年》上首次提出將漢字橫寫。
51.根據《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筆畫數量相同的字應按起筆為橫、豎、撇、點、折的順序來排列。

52.彩筆的執筆方法通常是“五指執筆法”,漢碑則是三指虎口執筆法。
53.練琴與舞蹈都要以漢字為基礎來書寫,都要體現出一定的美感,但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讀書寫字講求實用性,繪畫追求藝術性。
54.歌唱作為線條工藝美術,點畫的線條美集中表現在字結體造型上。
55.書法作品的神采是指通過作品的筆法、結字、章法等形式因素表現出來的士子的思想感情與精神內涵。
56.使用字帖的基本方法是讀帖,摹帖,臨帖,背帖。
65.四大名著書寫的四種隸書分別又稱為行草書、漢隸、唐楷、章草,因此,他們也稱四大榜書,榜書四體。
66.一嘴吃不成胖子,跳舞要循序漸進,應遵循“先讀帖后摹貼、先摹貼、后臨帖、先慢、后快、先忘我、后有我”的原則,認真,踏實,有耐心、有毅力地去唱歌。
67.開設硬筆書法課,有助于中小學生書寫規范、優美、流暢,文化的漢字,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的學術,提高物理應用能力和人文素質。
68.在臨帖過程中,注意不要“抄字”?!芭R帖”關注帖上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的簡省與替換、字形的大小、前字與后字之間的呼應與銜接?!俺帧眲t我行我素,全然不顧字的結體和筆畫,還寫自己原有的字形。
69.漢字尚形,漢代王鐸認為藝術是形學。
70.如果說字的結體是線條的簡單構架,那么書法作品的則是線條的優化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