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唐寅《落花詩》唱和的過程的故事
時間:2024-03-27 14:55:47
《落花詩》唱和的過程
關于《落花詩》唱和的過程,文徵明小楷《落花詩》跋語記載說:弘治十七年(1504),沈周創作了《賦得落花詩十首》,先出示給弟子文徵明。文徵明拜讀后,寫了《和答石田落花十首》。接著,文徵明把沈周《賦得落花詩十首》送給友人徐禎卿,囑他寫和詩,徐禎卿寫了《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之什》。沈周得到文徵明、徐禎卿和詩后,十分高興,
“從而反和之”,寫了《再和徵明、昌穀落花之作》10首。此年,文徵明又攜帶沈周《賦得落花詩十首》,到南京謁見太常卿呂常,囑他寫和詩,呂常便寫了《和石田先生落花十詩》送給沈周。沈周更加高興,“又從而反和之”,寫下《三答太常呂公見和落花之作》10首。這樣一來,沈周先后寫成落花詩共計30首。
文徴明跋語中未提及唐寅寫和詩之事 【河南的書法家www.shufaai.com】,按常理推測,唐寅《落花詩》30首當是在讀到沈周《落花詩》30首之后,有感而作,并步沈周詩韻。把唐寅詩與沈周詩用韻情況進行對照,更可以說明這一點。

《落花詩》的原唱作者沈周的詩分為三組,即《賦得落花詩十首》《再和徵明、昌榖落花之作》10首、《三答太常呂公見和落花之作》10首。文徵明、徐禎卿、呂常、唐寅所寫和詩用韻情況如下:文徴明 《和答石田落花》10首中只有3首與沈周《賦得落花詩》同韻,徐禎卿《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之什》10首中 只 有 6 首 與 沈 周 《 賦 得 落 花 詩 》 同 韻 , 呂 常 《 和 石 田 先生落花十詩》10首中只有4首與沈周《陚得落花詩》同韻,但他們三人所用韻字均與沈周《賦得落花詩十首》有所不同。而唐寅《落花詩》30首:其押韻與沈周《賦得落花詩十首》《再和徵明、昌榖落花之作》10首、《三答太常呂公見和落花之作》10首對照,不僅韻部全部相同,而且有27首詩所用韻字及各韻字所處的位置都完全一致。足見唐寅和詩之作水平之高。唐寅和詩第30首末二句云:“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舂風誰得知?”據此二句及押韻情況,可推知唐寅《落花詩》30首,是和沈周落花詩30首而作的。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