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書法的學習方法
時間:2022-08-06 16:29:11
鋼筆書法的學習方法
學習鋼筆字是對思維活動和感覺器官的一種鍛煉,學習者從不會到會,可以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從會到熟,必須經過反復的書寫訓練。在科學的練習方法指導下,在反復的書寫訓練中逐步提高,是學習鋼筆書法的必由之路。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培養意志,持之以恒
意志,對練習寫字的人尤為重要。在人們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產生練字的欲望后,還要根據練字的要求擬定計劃,選擇練習手段,循序漸進地練習。這種自覺確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心理活動,就是錘煉意志的過程。練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話說“字無百日功,只怕一日空”,練字要經歷一個反復訓練、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到枯燥無味,練習時間難以保證,效果不明顯。這時,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練字意志品質,就會出現棄筆停練、半途而廢的現象。
因此,硬筆書法學習者必須加強練字意志品質的鍛煉,用耐心、恒心、信心克服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到忙中抽閑,持之以恒。最好是長計劃,短安排,求質不求量,天天寫,天天練。如果每天能堅持寫好兩到三個字,兩年后,就可把2000多個最常用字練好了。總之,要做到進步不快不泄氣,成績顯著不驕傲,只要馬不停蹄,勤練不輟,終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
(二)循序漸進,規矩練字
循序漸進是人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個普遍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學習者必須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學習,從而逐步地、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一原則是由學科知識本身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決定的,也是人們的認識及其能力發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序可循的客觀要求。
漢字結構以筆畫為最小單位,由筆畫組成獨體字,由筆畫和獨體字演變為部首,再由部首組成合體字,這是一個由簡到繁的邏輯系統。練習寫字就應該遵循這個系統的順序,一步一步地練習。
同時,在練習過程中還應根據練習內容確定練習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平分時間,不能盲目貪多貪快,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難寫的字、難練的內容要多下些功夫,以掌握書寫要領、寫好為原則,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規矩練字,就是指練字要合乎法度,只有從規矩入,才能從規矩出。除了上面說的循序漸進之外,練字時還要特別強調“認真”二字。練字,必先心定氣和,神入靜界,做到靜下心來慢慢寫,看帖、看格寫字,意在筆先,寫一個對照二個,一個比一個寫得好。
(三)臨摹結合,先摹后臨
練字,是一個學習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練好字,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毅力和方法,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必須要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和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古今學書練字的經驗證明,臨整字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唯一的途徑。
(1)慕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筆照著字帖上透出來的字一點面去描,要求指描字的筆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筆面軌道,并且描寫的筆畫應與字帖上字的筆畫完全重合。這樣,久而久之,就可以學到字帖上字的行筆軌道和字形結構。
(2)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筆畫寫得像,并注意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可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
由于臨帖和禁帖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書練字的手段,所以要臨摹結合,并且臨書比察書難,最好是先墓后臨。
(四)選好字帖,掌握方法
進行慕寫和臨寫,首要是選擇一個好的臨摹范本,即字帖,然后就是掌握正確的臨摹方法。
1.字帖的選擇
字帖是學書者的無聲之師。初學者應當特別注意字帖的選擇,因為字帖的好壞將對初學者的練習及以后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練習鋼筆字還是選鋼筆字帖為宜,特別對于初學者,使用毛筆字帖進行鋼筆字的學習,那是事倍功半的。
選擇鋼筆字帖主要有兩項原則:
(1)要選自己喜歡的范本。自己喜歡,才會有熱情去練習它,這將給初學者帶來順利的進步。
(2)要選擇行家公認的優秀范本。目前市面上確實有一些質量低劣的字帖流行,這也是商品社會中的必然現象。如果初學者隨便選擇字帖,很容易誤入歧途,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可能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因此,選擇字帖一定要慎重,可向行家請教。
2,書體的選擇
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先練楷書,先練行書,還是先練隸書、草書呢?對于這一問題,普遍的看法是,小學生應該先練楷書:中學低年級學生可練行楷:中學高年級或大學生或有一定楷書基礎的青少年可練行書:對于字體雜亂者應全部丟掉自己的字體,先練楷書,后練行書。有了楷書基礎,其他字體也就容易了。需要注意的是,切莫先練草書和篆書。
3.練習的方法
字帖和書體的問題解決以后,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練習摹寫和臨寫的方法。
(1)摹寫,就是描,既可以在印好的紅模字上描,也可用透明度好的薄紙蒙在帖上描,還有人用平滑的膠片、塑料薄膜代替紙來幕,這樣做既不會使墨漬透過紙污染字帖,還可以洗滌,反復使用。幕寫的過程主要是讓初學者通過比較準確地描畫熟悉字的結構形態和筆畫變化,從而進一步向臨寫過渡。
(2)臨寫,是每個學寫字的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有些功成名就的老書法家顯然造逅很深,但每日仍臨池不輟,可以說,沒有天生不臨帖就能寫好字的人。臨寫是練字和從事書法創作的不二法門,誰也不可能另辟蹊徑。
學習鋼筆字是對思維活動和感覺器官的一種鍛煉,學習者從不會到會,可以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從會到熟,必須經過反復的書寫訓練。在科學的練習方法指導下,在反復的書寫訓練中逐步提高,是學習鋼筆書法的必由之路。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培養意志,持之以恒
意志,對練習寫字的人尤為重要。在人們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產生練字的欲望后,還要根據練字的要求擬定計劃,選擇練習手段,循序漸進地練習。這種自覺確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心理活動,就是錘煉意志的過程。練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話說“字無百日功,只怕一日空”,練字要經歷一個反復訓練、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到枯燥無味,練習時間難以保證,效果不明顯。這時,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練字意志品質,就會出現棄筆停練、半途而廢的現象。
因此,硬筆書法學習者必須加強練字意志品質的鍛煉,用耐心、恒心、信心克服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到忙中抽閑,持之以恒。最好是長計劃,短安排,求質不求量,天天寫,天天練。如果每天能堅持寫好兩到三個字,兩年后,就可把2000多個最常用字練好了。總之,要做到進步不快不泄氣,成績顯著不驕傲,只要馬不停蹄,勤練不輟,終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
(二)循序漸進,規矩練字
循序漸進是人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個普遍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學習者必須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學習,從而逐步地、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一原則是由學科知識本身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決定的,也是人們的認識及其能力發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序可循的客觀要求。
漢字結構以筆畫為最小單位,由筆畫組成獨體字,由筆畫和獨體字演變為部首,再由部首組成合體字,這是一個由簡到繁的邏輯系統。練習寫字就應該遵循這個系統的順序,一步一步地練習。
同時,在練習過程中還應根據練習內容確定練習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平分時間,不能盲目貪多貪快,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難寫的字、難練的內容要多下些功夫,以掌握書寫要領、寫好為原則,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規矩練字,就是指練字要合乎法度,只有從規矩入,才能從規矩出。除了上面說的循序漸進之外,練字時還要特別強調“認真”二字。練字,必先心定氣和,神入靜界,做到靜下心來慢慢寫,看帖、看格寫字,意在筆先,寫一個對照二個,一個比一個寫得好。
(三)臨摹結合,先摹后臨
練字,是一個學習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練好字,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毅力和方法,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必須要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和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古今學書練字的經驗證明,臨整字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唯一的途徑。
(1)慕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筆照著字帖上透出來的字一點面去描,要求指描字的筆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筆面軌道,并且描寫的筆畫應與字帖上字的筆畫完全重合。這樣,久而久之,就可以學到字帖上字的行筆軌道和字形結構。
(2)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筆畫寫得像,并注意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可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
由于臨帖和禁帖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書練字的手段,所以要臨摹結合,并且臨書比察書難,最好是先墓后臨。
(四)選好字帖,掌握方法
進行慕寫和臨寫,首要是選擇一個好的臨摹范本,即字帖,然后就是掌握正確的臨摹方法。
1.字帖的選擇
字帖是學書者的無聲之師。初學者應當特別注意字帖的選擇,因為字帖的好壞將對初學者的練習及以后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練習鋼筆字還是選鋼筆字帖為宜,特別對于初學者,使用毛筆字帖進行鋼筆字的學習,那是事倍功半的。
選擇鋼筆字帖主要有兩項原則:
(1)要選自己喜歡的范本。自己喜歡,才會有熱情去練習它,這將給初學者帶來順利的進步。
(2)要選擇行家公認的優秀范本。目前市面上確實有一些質量低劣的字帖流行,這也是商品社會中的必然現象。如果初學者隨便選擇字帖,很容易誤入歧途,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可能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因此,選擇字帖一定要慎重,可向行家請教。
2,書體的選擇
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先練楷書,先練行書,還是先練隸書、草書呢?對于這一問題,普遍的看法是,小學生應該先練楷書:中學低年級學生可練行楷:中學高年級或大學生或有一定楷書基礎的青少年可練行書:對于字體雜亂者應全部丟掉自己的字體,先練楷書,后練行書。有了楷書基礎,其他字體也就容易了。需要注意的是,切莫先練草書和篆書。
3.練習的方法
字帖和書體的問題解決以后,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練習摹寫和臨寫的方法。
(1)摹寫,就是描,既可以在印好的紅模字上描,也可用透明度好的薄紙蒙在帖上描,還有人用平滑的膠片、塑料薄膜代替紙來幕,這樣做既不會使墨漬透過紙污染字帖,還可以洗滌,反復使用。幕寫的過程主要是讓初學者通過比較準確地描畫熟悉字的結構形態和筆畫變化,從而進一步向臨寫過渡。
(2)臨寫,是每個學寫字的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有些功成名就的老書法家顯然造逅很深,但每日仍臨池不輟,可以說,沒有天生不臨帖就能寫好字的人。臨寫是練字和從事書法創作的不二法門,誰也不可能另辟蹊徑。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