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章法怎么寫好?
時間:2022-07-04 22:21:58
書法章法怎么寫好?
一件書法作品的正文、款文、印章、著墨、布白是一個水乳交融、通篇和諧的藝術整體,因此要通觀全局,反復審視,掌握要領。概括起來,書法章法的要領主要有以下4項:
1.意在筆先
要完成一件書法作品,在動筆之前,先看正文有多少字,認真考慮分幾行寫比較恰當,字約多大,題款、印章在什么位置,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貿然下筆。如考慮不成熟,可先用小紙部署一下,多試幾個方案后再正式下筆。這樣,才能保證章法質量,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首字領篇
我們寫出第一個字時,就基本上決定了通篇的字體風格、形狀大小、筆勢走向、墨色濃淡。第一個字很重要,后面的很多字大都受其限制,因此下筆前要考慮成熟,不要失調。古人說“一字乃終篇之準”,就是這個道理。寫草書時,首字一般分量較重,如過于輕浮,就不能“管領”全篇。
3.距離適度
即行距、字距要適合。一般來說,行距應大于字距,而隸書是字距大于行距,也有字距和行距幾乎相等的。不同的書體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總之要適度,太寬則松垮脫節,太窄則擁擠堵塞。倘若寫得分間無度,就會造成行歪列斜、雜亂無章,就毫無工整和氣勢可言了。
4,四邊留空
寫成篇幅的字,四邊必須留有一定的空白。若寫縱式的中堂或條幅,一般上下留空要寬一點,左右留空稍窄一點:如寫橫式的橫幅或手卷,則左右留空寬一些,上下留空窄一些,這樣就顯得整幅作品從容寬舒,空間感強。如果把字都寫到帖紙邊緣,勢必產生擁擠不堪的壓迫感,使人產生不舒服的觀感。
章法雖有一般規律,但無一定規格,特別是在即席表演的場合,條件所限,不容太久思素和過多斟酌就要下筆,書者就得隨機應變。比如,第一個字寫完后,盡管感到與原來的設想有出入,也應放棄原來的打算,以后的字就順著第一個字的筆勢寫下去。行、草書的伸縮性較大,隨機應變更為重要。如果寫完第一行才發現有空疏處,第二行寫到旁邊就用較厚重或較寬闊的筆畫來充實:寫了前面部分發現字偏小而紙張余地多,就夾寫些稍大的字或增加題款的內容、字數來填補:若發現紙張余地少,則設法夾寫些小字或簡括題款來處理。
應變能力強的作者,就算前面部分寫得不盡本意,由于隨機應變得好,反而得出新顆、成功的章法。然而,應變能力不是天生的,只有通過長期不懈地勒學苦練,博采眾長,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才能隨著書法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逐漸增強。
一件書法作品的正文、款文、印章、著墨、布白是一個水乳交融、通篇和諧的藝術整體,因此要通觀全局,反復審視,掌握要領。概括起來,書法章法的要領主要有以下4項:
1.意在筆先
要完成一件書法作品,在動筆之前,先看正文有多少字,認真考慮分幾行寫比較恰當,字約多大,題款、印章在什么位置,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貿然下筆。如考慮不成熟,可先用小紙部署一下,多試幾個方案后再正式下筆。這樣,才能保證章法質量,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首字領篇
我們寫出第一個字時,就基本上決定了通篇的字體風格、形狀大小、筆勢走向、墨色濃淡。第一個字很重要,后面的很多字大都受其限制,因此下筆前要考慮成熟,不要失調。古人說“一字乃終篇之準”,就是這個道理。寫草書時,首字一般分量較重,如過于輕浮,就不能“管領”全篇。
3.距離適度
即行距、字距要適合。一般來說,行距應大于字距,而隸書是字距大于行距,也有字距和行距幾乎相等的。不同的書體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總之要適度,太寬則松垮脫節,太窄則擁擠堵塞。倘若寫得分間無度,就會造成行歪列斜、雜亂無章,就毫無工整和氣勢可言了。
4,四邊留空
寫成篇幅的字,四邊必須留有一定的空白。若寫縱式的中堂或條幅,一般上下留空要寬一點,左右留空稍窄一點:如寫橫式的橫幅或手卷,則左右留空寬一些,上下留空窄一些,這樣就顯得整幅作品從容寬舒,空間感強。如果把字都寫到帖紙邊緣,勢必產生擁擠不堪的壓迫感,使人產生不舒服的觀感。
章法雖有一般規律,但無一定規格,特別是在即席表演的場合,條件所限,不容太久思素和過多斟酌就要下筆,書者就得隨機應變。比如,第一個字寫完后,盡管感到與原來的設想有出入,也應放棄原來的打算,以后的字就順著第一個字的筆勢寫下去。行、草書的伸縮性較大,隨機應變更為重要。如果寫完第一行才發現有空疏處,第二行寫到旁邊就用較厚重或較寬闊的筆畫來充實:寫了前面部分發現字偏小而紙張余地多,就夾寫些稍大的字或增加題款的內容、字數來填補:若發現紙張余地少,則設法夾寫些小字或簡括題款來處理。
應變能力強的作者,就算前面部分寫得不盡本意,由于隨機應變得好,反而得出新顆、成功的章法。然而,應變能力不是天生的,只有通過長期不懈地勒學苦練,博采眾長,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才能隨著書法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逐漸增強。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