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書法避開哪些困境?
時間:2023-02-27 20:04:59
一般的朋友學習書法,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跟著老師學,另外一種是自己埋頭練。
跟著老師學還好點,畢竟有人在前面指路,能很好地避免走彎路。如果是自己埋頭練的話,就沒那么輕松了,用功是一方面,還要琢磨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正確方法,稍有不慎的話,就會走向彎路。
陳忠康曾說:開始學書法,就要有一種做工匠的精神,貴在傳承。就像手藝人一樣,如果我們要學好書法,就需要俯身向古人學。
書法藝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經典碑帖,每一個都值得我們去推敲學習。至于漢字怎么寫才好看,怎么寫才合理,在古人的法帖中都有一個很好的體現。說句實話,幾千年寫下來,留給我們的創新空間已經不太多了,要想進步,唯有取法借鑒。
不光臨帖的時候要服從古人,在自行創作的時候,我們也不能憑空造字。在下筆的時候,心中還是要有筆法的意識,千萬不能隨著自己的性子去亂畫。
二、要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
很多朋友在臨帖的時候,只是埋頭在那寫,一個又一個,很辛苦,卻很少動腦去思考為什么。帖中有的字,還能寫出個差不多,一旦遇到稍微生疏點的就不知所措了。
其實,書寫的原理有時候都是相通的,就像陳忠康說的那樣:臨帖要有自行消化的能力,要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要善于總結,這樣才能活學活用。
三、要有字外功
正如陳忠康所言:學習書法,學到最后玩的是文化。
我們臨帖,學用筆,學結體,只是技法層面上的磨練,屬于字內功。如果想要在技法層面之外有所突破的話,就需要加強字外功的修煉。啥是字外功呢?說白了,就是筆者自身的學識修養,就是個人的文化品位,甚至包括思維方式、人生觀、格局觀等等。
技法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提升,才能寫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書法。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