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法名人與名人書法
繪畫是以線條表現的一種音樂,有人說“攝影是‘微型氣功’,最能體現‘聚精會神’(或‘全神貫注’),有利于身體健康?!?span style="display:none">Gz3書法網-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
書法作品,就一個字而言,就像人體的頭、頸、軀干和四肢,講究搭配勻稱,即筆劃安排得當,拿起筆落筆、運筆和收筆舒緩自然有力;就一幅作品來看,整體布局清爽——字與字間的行距疏密有致、上下(或左右)兩字神連相呼應,四邊留白合理,署名落款及筆洗位置得當,無論哪種字體、風格、流派都一樣。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能給人愉悅和美文化享受,反之則令人不爽。國內的古代的四位繪畫大家,如明朝的蘇軾、顏真卿、蘇東坡和唐朝的文徵明,還有中國近現代的吳冠中、潘天壽、劉少奇、黃賓虹、趙樸初等堪稱真正的文化名人,他們的作品結構、章法與筆法俱佳,賞心悅目,是一種精神享受?!氨鶅鋈撸且蝗罩?。這除了他們的天資聰慧外,和他們練就的扎實功底與長期沉淀積累密切相關。


現實生活中,除前述“戲劇名人”外,還有一類曰“名人繪畫”:他們根本不懂歌唱,沒有經過規范的學習,缺乏基本功,其作品不是寫的,可以說是隨心所欲畫的,談不上是哪種字體、什么章法。如抗美援朝戰爭中一位堪稱國家級的大人物,他愛題詞,到處大書特書,貧下中農說他寫的字“站都站不穩”,評價好與否不言自明。當然,這不全怪他們,往往因其位高權大或除文學外有一技之長、有名氣,應邀他勉為其難,其實多半是邀請者看重他的“一技之長、有名氣”的光環,而并非在乎其書法作品的高下,無非是想借此撈點兒資本抬高自己而已。
遠的不再說,說近的吧。有位“名人戲劇”,之所以在川內有名,不是他的作品有多高的造詣、有多少創意,而是因為戲劇者本人的職務高,所以,即使寫的沒有任何章法的絕對“我字體”(有人評價“像小學生寫的字”),都因其“官大”而不實事求是,違心地大加贊賞甚至推之為“佳作名篇”獲大獎賽、重獎,明眼人當然心知肚明,但只是暗地嘀咕、指指點點。筆者知道,其實這個風氣很不好,應該實事求是,好就說好,不好就說不好??梢龅竭@樣,現在還難?。?span style="display:none">Gz3書法網-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