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落款可以寫年字嗎?
時間:2023-02-20 21:17:35
書法落款可以寫年字嗎?
古人寫年份一般是“歲次某某”,而我們今天在書法農歷落款時,寫“辛亥年”“乙酉年”“戊戌年”者肯定會有。那么書法農歷落款寫“年”字,到底對不對?
北京楊中濤先生認為“年”和“歲”為同義詞,古人可以寫“某某歲”,那我們就可以寫“某某年”。
但其實,“歲”字和“年”字不是一個概念。一般都是前面的朝代的具體年號來標明年,后面干支來標明歲。
所以,干支后寫“年”字是不合規范的。
那為什么要用“歲次某某”呢?由于古代以木星紀年。古人將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為標志。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每年木星所值的星次與其干支稱為歲次。
為什么農歷“某某年”已經全面普及流行使用了呢?因為大陸文化遭到破壞斷層,名稱使用混亂。我們發行的生肖郵票是用干支紀年,如猴年寫成了“庚申年”“壬申年”“丙申年”等等,如下:

但是,在中華文化傳承相對完整的地區,如中國臺灣2018年郵票及香港郵票如下:
所以,可能在港澳臺同胞看來,大陸寫“戊戌年”是很奇怪的事。
再強調下使用規范:古代一般都寫“歲次某某”,如公元1894年的書面寫著“清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在文章用語中如王羲之《蘭亭序》開頭就是“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用“歲次”“歲在”表示年份,前邊必須有年號年數。但如只寫“干支”二字,就可以獨立使用,后面不要寫年,直接寫上季節月份即可。
那么,古人有沒有寫“某某年”的呢?有,在清代書法家伊秉綬就寫過“乙亥年”,但是非常少,而且也是不合傳統規范的,不能作為正確的憑證。

但是,在中華文化傳承相對完整的地區,如中國臺灣2018年郵票及香港郵票如下: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