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腹東床的故事

東晉時,王家和謝家都是大的家族,社會地位高,時人稱他們?yōu)?ldquo;王謝”。我們看羊土諤的詩:“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就可相像出來,王、謝家的地位是多么崇高了。
正因為王謝是大家,當時的太尉郗鑒,就想在王家挑選女婿。郗鑒這個女兒,才貌雙全,郗鑒愛如掌上明珠。這么一個寶貝疙瘩,得要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郗鑒覺得王家與自己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他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鑒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郗鑒就命心腹管家,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領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里,就見靠東墻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于衷。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鑒報告:“王家的少爺個個都好,只是他們聽到了相公要挑選女婿的消息以后,個個都打扮得齊齊整整,裝模作樣的循規(guī)蹈距;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郗鑒說:“那個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于是馬上派人再去打聽,原來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鑒來到王府,見到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F在我們流傳的“東床坦腹”、“東床快婿”的成語,就是指這個故事。
郗鑒為什么會選中王羲之呢?他大概認為這個青年純真,不矯飾做作 ,而且不把個人的事兒放在心上,精力集中于其書法事業(yè)上,這正是有出息的表現,有這樣的鉆勁、迷勁,是不愁不成才的。
評點:王羲之坦腹而臥,以“若無其事”的態(tài)度來對待聲名顯赫的太尉擇婿,表現了他無心攀附權貴的高潔秉性。而郗公雖然未曾與羲之謀面,僅憑門生只言片語便為女兒訂下終身,不是做事隨便,乃是眼力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