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筆的制作過程
時間:2022-11-08 11:16:35
硬軟適人手 百管不差一
文房四寶之首的宣筆,其制作技藝源于秦代,盛于唐宋,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宣筆原產(chǎn)地為宣城市宣州區(qū)和涇縣,以選毫精良、制作精密而著稱,有裝模雅致、毛純耐用、剛?cè)徇m中、尖圓齊健四德之美的獨特風(fēng)格。
江南石上有老兔,
吃竹飲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為筆,
千萬毛中選一毫。
宣筆歷史悠久,始于秦代,產(chǎn)于皖南涇縣。因涇縣昔時屬宣州總管府所管轄,屬制毛筆又主要集中于宣州集散,故因地得名曰“宣筆”。宣筆技藝獨特,取料精致,品種齊全,適用廣泛。宣筆制作的材料分兩大類。一類為筆桿,另一類是筆頭。此組照片主要是筆頭的制作過程。
宣筆的制作不僅精于選料,更注重工藝。其制作需經(jīng)過選料、水盆、制桿、裝套、修筆、鑲嵌、刻字、檢驗包裝八大工序一百零八道工藝,技藝極為復(fù)雜。而想要制作好一支宣筆,需要的不光是耐心,還有像宣筆制造技藝傳承人——佘征軍那份一輩子只做一支筆的匠人精神。
宣筆始于秦,盛于唐宋,其技藝獨特,取料精致,被歷代書畫家稱之為“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一”,并一度作為“貢品”、“御用筆”而盛行全國。元以后,因為戰(zhàn)亂,制筆工匠紛紛南流,宣筆才漸漸衰落,但它仍舊在中國名筆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宣筆制造技藝傳承人舍征軍看來,“上品的宣筆還要有靈性,通人意,順暢地配合書寫者的使用,成為他手臂的延伸,讓主人筆走龍蛇,妙筆生花。”他對制筆的癡迷,數(shù)十年來從未有過半分消減,也正是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和研究,舍征軍挖掘恢復(fù)了漢、唐、宋、元各代宣筆名制,使宣筆重放異彩!
最新內(nèi)容
熱點內(nèi)容
與本文相關(guān)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