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工具紙
時間:2022-05-22 13:20:20
書法工具紙是書法的基本用材。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對世界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紙發明之前,書寫漢字用的是甲骨、青銅、竹簡、木牘、帛縑(絲織品)之類的物質。
自從考古學家在新疆羅布淖爾發現變質白紙、在西安福上發現米黃色西漢碎紙片、在甘肅肩水發現西漢麻紙后,說明紙最晚在西漢時便產生了。經過傳統造紙術的發明者東漢時期的蔡倫對造紙工藝予以改進并造出好紙獻給朝廷后,紙開始在更大范圍使用。蔡倫造的紙是用爛漁網、破布等麻類纖維做成的麻紙。魏晉時期出現了很多種名紙,魏晉以后紙便在社會上普遍使用。
到隋唐五代,造紙技術有了更大改進,紙的產地和品種也日漸增多,并出口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比如,江西鉛山生產的連四紙,曾經被稱為“國寶”,是紙中珍品,鉛山因而有“千年紙都”之譽。江西高安華林的造紙作坊遺址,是國內發現年代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造紙遺址,說明在歷史上江西的造紙業是很發達的。從唐代開始,產生于安徽涇縣(古代屬宣城郡)的宣紙,則成為中國書法和繪畫的專門用紙。當時雖然江西、四川漸江等地也產紙并進貢朝廷,但具有獨特滲透潤滑性能,耐老化、不變色、壽命長的宣紙一直居于領先地位,故被稱為“紙中之王”、“千年壽紙”。宣紙一般分棉料、凈皮、特凈三大類,共有六十多個品種。從吸水、滲水性能看,又有生宣、熟宣、半熟宣之說。一般寫書法和繪畫多用生宣,寫小字和工筆畫一般喜歡用加過礬的熟宣。此外,皮紙、毛邊紙、元書紙(以稻草為原料制成)也可以用于寫書法和繪畫。
自從考古學家在新疆羅布淖爾發現變質白紙、在西安福上發現米黃色西漢碎紙片、在甘肅肩水發現西漢麻紙后,說明紙最晚在西漢時便產生了。經過傳統造紙術的發明者東漢時期的蔡倫對造紙工藝予以改進并造出好紙獻給朝廷后,紙開始在更大范圍使用。蔡倫造的紙是用爛漁網、破布等麻類纖維做成的麻紙。魏晉時期出現了很多種名紙,魏晉以后紙便在社會上普遍使用。
到隋唐五代,造紙技術有了更大改進,紙的產地和品種也日漸增多,并出口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比如,江西鉛山生產的連四紙,曾經被稱為“國寶”,是紙中珍品,鉛山因而有“千年紙都”之譽。江西高安華林的造紙作坊遺址,是國內發現年代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造紙遺址,說明在歷史上江西的造紙業是很發達的。從唐代開始,產生于安徽涇縣(古代屬宣城郡)的宣紙,則成為中國書法和繪畫的專門用紙。當時雖然江西、四川漸江等地也產紙并進貢朝廷,但具有獨特滲透潤滑性能,耐老化、不變色、壽命長的宣紙一直居于領先地位,故被稱為“紙中之王”、“千年壽紙”。宣紙一般分棉料、凈皮、特凈三大類,共有六十多個品種。從吸水、滲水性能看,又有生宣、熟宣、半熟宣之說。一般寫書法和繪畫多用生宣,寫小字和工筆畫一般喜歡用加過礬的熟宣。此外,皮紙、毛邊紙、元書紙(以稻草為原料制成)也可以用于寫書法和繪畫。
最新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