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書《杜甫醉歌行詩》
時間:2023-07-07 09:42:26
董其昌行書《杜甫醉歌行詩》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 今上海松江縣)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謚文敏。世稱“董香光”、“董文敏”、“董華亭”,在明末以書畫名重海內。董其昌學書道路是十分艱難的,起因是在考試時書法不好,遂發憤用功自成名家。這在他的《畫禪室隨筆》有所記述,其中還自述學書經過:“初師顏平原《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以為唐書不如晉魏,遂仿《黃庭經》及鐘元?!缎颈怼?、《力命表》、《還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謂逼古,…比游嘉興,得盡睹項子京家藏真跡,又見右軍《官奴帖》于金陵,方悟從前妄自標評。”由此可見,他對于古代名家墨跡是認真臨摹的,在用筆用墨和結體布局方面,能融會貫通各家之長。以古為師,以古為法,他的書法成就一方面得力于自己刻苦勤奮,善于深刻地悟通、反省,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其與大收藏家項元汴的交往,得以飽覽許多書畫真跡。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 今上海松江縣)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謚文敏。世稱“董香光”、“董文敏”、“董華亭”,在明末以書畫名重海內。董其昌學書道路是十分艱難的,起因是在考試時書法不好,遂發憤用功自成名家。這在他的《畫禪室隨筆》有所記述,其中還自述學書經過:“初師顏平原《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以為唐書不如晉魏,遂仿《黃庭經》及鐘元?!缎颈怼?、《力命表》、《還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謂逼古,…比游嘉興,得盡睹項子京家藏真跡,又見右軍《官奴帖》于金陵,方悟從前妄自標評。”由此可見,他對于古代名家墨跡是認真臨摹的,在用筆用墨和結體布局方面,能融會貫通各家之長。以古為師,以古為法,他的書法成就一方面得力于自己刻苦勤奮,善于深刻地悟通、反省,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其與大收藏家項元汴的交往,得以飽覽許多書畫真跡。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