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鮮于樞小楷法帖《老子道經卷》
時間:2023-05-30 21:01:09
元鮮于樞小楷法帖《老子道經卷》
鮮于樞的這件傳世書法作品是他中年時期的楷書代表作,作品抄錄的是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經》原文。不過并不是全部抄錄,而是只抄錄上半部,且是從上半部的“天長地久”(第七章)開始。這件作品的書法是學唐代書法大家虞世南的風格,體態修長,筆法精美,清爽勁利,是鮮于樞唯一一件傳世的楷書書法長篇作品。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缎略贰酚袀鳌?div style=display:none> ¥%&@#uio
鮮于樞的這件傳世書法作品是他中年時期的楷書代表作,作品抄錄的是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經》原文。不過并不是全部抄錄,而是只抄錄上半部,且是從上半部的“天長地久”(第七章)開始。這件作品的書法是學唐代書法大家虞世南的風格,體態修長,筆法精美,清爽勁利,是鮮于樞唯一一件傳世的楷書書法長篇作品。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缎略贰酚袀鳌?div style=display:none> ¥%&@#u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