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楷書《豐樂亭記》
時間:2023-05-27 09:26:15
蘇軾楷書《豐樂亭記》
《豐樂亭記》,歐陽修撰文,蘇軾楷書。原石刻于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已佚。明嘉靖年間重刻。此碑是蘇軾晚年書法力作之一。前人稱“體度莊安,氣象雍俗”,確為恰當,字體楷中稍見行意,有“筆圓而韻勝”的特點。明人王世貞評論他“自顏真卿,徐浩,結體雖小散緩而遒偉俊邁”,在此碑中可以得到印證。

歐陽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輝、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輝、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
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豐樂亭記》,歐陽修撰文,蘇軾楷書。原石刻于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已佚。明嘉靖年間重刻。此碑是蘇軾晚年書法力作之一。前人稱“體度莊安,氣象雍俗”,確為恰當,字體楷中稍見行意,有“筆圓而韻勝”的特點。明人王世貞評論他“自顏真卿,徐浩,結體雖小散緩而遒偉俊邁”,在此碑中可以得到印證。

豐樂亭記
最新內容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
